close

葉菜甘藷(Sweet potato)

全年皆可種植

  葉菜甘藷(Ipomoea batatas(L.)Lam)是食用甘藷另一種用途的利用,主要是食用先端15公分左右之嫩梢部分。甘藷葉的營養豐富,在光復初期民間用來作為養豬飼料,人們甚少食用。一方面也是食用之甘藷葉,必需去除表層皮膜且有苦澀及腥味,多年來並不為消費者及生產者所喜愛與接受。近年來,人們逐漸重視養生保健的環境下,發現其實甘藷葉其營養價值高,為良好之維生素B2、蛋白質及維生素A與礦物質、鈣、鐵之來源,其營養比一般葉用蔬菜高。目前已逐漸為農民及消費者所歡迎,為一良好之健康蔬菜。台灣栽培面積約為30-40公頃左右,平均公頃產量約4,800公斤,在台灣可週年栽培。

  台灣現有葉菜甘藷桃園2號及甘藷台農71號二個品種,皆適合機械採收,採收期長,春夏作7-15天可採收一次,秋冬作每20-30天採收一次;設施栽培一年可採收10-13次,室外栽培也能採收8-10次,嫩梢葉質地細柔,適口性佳。

  葉菜甘藷適合栽培土壤以含有機質之壤土、砂質壤土及排水良好之黏質壤土均可栽培。種苗應選擇健壯生長機能旺盛20-25公分之先端苗為佳,插植密度行株距25×25公分,以斜插或直插均宜。一般室外及設施栽培以兩年更新為宜。簡易設施肥料施用量每公頃堆肥10,000公斤、硫酸錏50-100公斤(氮素10-20公斤)或尿素50-60公斤(氮素25-30公斤)、過磷酸鈣200-250公斤(磷酐40-50公斤)、氯化鉀120-150公斤(鉀肥60-75公斤)為基肥施用,其後於每次採收後配合噴灌施尿素液1,000倍一次,每隔三個月應施堆肥每公頃約5,000-10,000公斤。葉菜甘藷應注意灌溉,保持土壤濕潤,促進莖蔓之生長,並依栽培季節氣候環境土壤性質之不同調整施肥量灌溉及追肥次數。在採收部分,已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研發出葉菜甘藷採收機,可節省人工及提高品質,惟市場反應不佳係因經機械採收之葉菜甘藷未經整理,賣相不敵一般蔬菜。未來,將加強推銷及提升品質並取得拍賣市場之作業認同,以達到較佳的拍賣價格。

  葉菜甘藷莖葉營養價值很高,為良好的維生素A、B2、C蛋白質及礦物質鈣、鐵之來源,其纖維質地細柔可促進胃腸蠕動,預防便秘減少痔瘡大腸癌之罹病率,減少熱量之攝取,有助於糖尿病患者之血糖控制,又能降低膽固醇增加油之排出等有益人體健康之功能,蒸、煮、炒、湯均宜,是一優良又好吃之健康蔬菜。另外,葉菜甘藷因生長與發育迅速,病蟲害較少發生,可減少甚至不必使用農藥,在許多地區深受有機栽培者之喜愛。在夏季一般葉菜類蔬菜常受颱風豪雨等天然災害之影響,常有生產短缺造成價格暴漲,而葉菜甘藷對天然災害抗性及恢復力強又適合夏季之生長,可紓解夏季蔬菜短缺時短期即可上市之葉菜類。現以雲林縣西螺鎮為全國栽培面積最大且集中之地,生產之葉菜甘藷以供應北部地區為主。

引用文獻:

辛仲文、姜金龍、林維和。1996。葉菜甘藷。少量多樣化雜糧作物栽培手冊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
蘇宗振。2001。國產精緻雜糧專櫃系列介紹。雜糧與畜產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原來如此,我在我陽台種番薯,想要吃地瓜葉,卻一直種不出來的原因是這樣阿......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一個人喝酒 的頭像
    一個人喝酒

    plAy The wHite anD bLacK

    一個人喝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